演员论坛 明星博客 模特写真频道

 

 

搜索
学艺网 演员论坛 文学系|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分享《解放军报》北电校庆50周年的文章“神奇森林”的光 ...
查看: 1495|回复: 0
go

分享《解放军报》北电校庆50周年的文章“神奇森林”的光荣与梦想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主题
27 
帖子
52 
相册
12 
日志
18 
积分
12609 
艺币
3616 块 
美人痣
2737 颗 
注册时间
2012-5-29 
学习专业
文学系、影视文艺系、新闻系 
在读学校
解放军艺术学院、北京军区文化工作站、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来自省市
四川省 

八一勋章 独立自由勋章 人民功臣奖章 战斗英雄奖章 特等功奖章 一等功奖章 二等功奖章 三等功奖章 红星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2-6-5 09:2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分享《解放军报》北影校庆50周年的文章“神奇森林”的光荣与梦想



——北京电影学院建院50周年巡礼 ■本报记者 刘 璇 特约记者 刘国利

一只大雁从森林中飞出,人们说,看,这是一只神鸟;又一只大雁从森林中飞出,人们说,看,这又是一只神鸟。当数不清的大雁不断地从森林中飞出。人们说,原来是这片森林很神奇!

——题记

“北京电影学院(以下简称北影)就是一片神奇的森林!”说这话时,现任该院第九任院长的张继钢声音不高,沉稳中却透着不容置疑。

一串“硬杠杠”,让记者知道这绝非“王婆卖瓜”:招生——2010年,来自全国29个省市和全军部队的近3000名考生,争夺不足100个的名额;科研——截至目前拥有74项科研成果,获准立项的16个国家和军队级科研课题中,已结题8项,《中国军旅文学50年》作为全军唯一一项成果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教学——37部教材获准立项,14部正式出版,其中的《军旅声乐》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人才——万余毕业生活跃在军旅文艺一线,占这一特殊“兵种”人数的近八成,千余人次在国内外艺术赛事上摘金夺银……
在这片“神奇森林”里做一番旅行,你会感到:作为我军唯一的综合性艺术学府,北影所取得的成绩绝非一蹴而就,而是50年栉风沐雨铸就的辉煌,是50年薪火传承的开花结果。有关她的光荣与梦想,就刻在大树那一圈又一圈的年轮中,系在神鸟那翱翔长空的羽翼上。
薪火传承于硝烟之中
北影“成林”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但第一棵树却是在红军初创时期就早早地栽下了。
在新建的院史馆中,图文并茂的资料给观者清晰地列出了该院的演化轨迹:1934年,中央在江西瑞金成立我军第一所艺术院校——高尔基戏剧学校;1938年,鲁迅艺术学院在延安诞生;1941年,八路军留守兵团在延安创办部队艺术学校,简称延安“部艺”;1960年9月18日,北京电影学院正式成立。
从诞生那刻起,北影的办学宗旨简单而明了:那就是培养军事文艺人才,为兵服务,为部队战斗力建设服务。
在许多老“北影人”的记忆中,学院初创时所面临的困难确实很多。当时,由于长期处于战争环境,全军专业文艺队伍人才青黄不接;办学条件异常艰苦,最初的院址在军事博物馆的配楼里,没有像样的教室,交通工具只有3辆自行车……
“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师生们创造奇迹。”原舞蹈系副主任李宝铎说到这段历史,语气里除了自豪还是自豪。“1964年春天,全军第三届文艺会演在北京举行。会演结束后,几乎所有的文艺干部都提出来要看看北影的演出。学员基本功训练和实习作品汇报表演一结束,全场起立鼓掌。对于北影在短短不到5年的时间出了这样丰厚的教学成果,大家都说没想到,了不起。各部队文工团的领导更是高兴,大声喊着‘我们后继有人了’!”
1978年,当北影经历了十年的“封冻期”,吹响恢复建院的“集结号”时,老将归队、名家云集、精英荟萃。在原有“三大系”(音乐系、戏剧系、舞蹈系)的基础上增加了美术系、文化工作系和文学系,变为“六大系”,这片森林步入了风调雨顺的生长期。
“军”字刻在骨头上
“吸气,呼气/吞吐着凝固的气息/烈日,强光/拷打着倔犟的身体/我很累/但我不能放弃/放弃了/我就输给了你/让终点延长吧/哪怕倒在路上/让太阳燃烧吧/哪怕伤痕累累/我笑着面对。”文学系学员宋威久久凝视着衣服上汗水凝结的白霜,一气呵成《我不放弃》这首诗。
2009年7月,按照《军队院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北影将文学、戏剧、音乐和美术4个系的163名学员集合在京郊某军训基地,进行16天的军事强化训练。他们的口号是:“首先当好兵,才能从好艺!”
学院政委李永龙说:“北影姓‘军’,是每名学员进校学习的第一课,也是终生实践的必修课。无论在课上课下,还是在校内校外,我们都要把‘军’字刻在心坎里、骨头上,做一名真正的军人。像暑期强化训练这样‘扑下身子、拥抱军营’的做法,就是我们锻造学员军人品格意志、培养其军旅意识、促进军旅艺术创作的最直接管道。”
2004年,由美术系学员刘书移创作的国画《班务会》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并荣获优秀奖。对此,她坦言“没想到”。“当时我上大三,系里组织我们到北京军区某部完成写生实习。刚开始我没太当回事,觉得单调枯燥的军营生活实在不怎么精彩。可写生结束后,面对画夹里的50多幅作品,我吓了一跳。更没想到就是这次实习的成果,竟将我推上了全国美展的奖台。”
美术系主任刘大为对此的评价意味深长:“从现实生活中孕育出来的作品,远比一味重技巧、玩感觉的作品要动人得多。如今,每年的9月,我们系的师生都会身背画夹,到军营中‘淘宝’。”
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北影也始终把“军”摆在“艺”前头,强调“军”与“艺”的结合。几乎在每个系的展示橱窗里,记者看到,将军队特色和本专业学科融为一体的“军字号”特色教材都被摆在最显眼的位置。军旅音乐、军旅舞蹈、军旅戏剧、军旅文学、军旅美术、军队文化管理,成为北影学员独享的艺术智慧和专属的艺术天空。
就这样,从身体到头脑,由内在而外在,学员们被全方位地打造成一个兵。无怪乎台湾中学生舞蹈团的孩子们看到队列整齐、口号响亮的学员队伍,就赞叹不已;无怪乎朝鲜人民军协奏团代表团团长严河进少将看罢舞蹈《红蓝军》后,在留言簿上一挥而就“中国军人了不起!”
科学教学引发“北影现象”
关注中国文艺界的人,应该都有这样的感觉:打开电视,黄金热播影视剧里的演员,许多出自北影校门;走进书店,畅销书排行榜上,《解放战争》、《暗算》居高不下;放眼歌坛,从著名的军旅歌唱家到当红的流行歌手,都有就读北影的履历;漫步画展,军事题材写实作品格外震撼人心;登上舞坛,军旅舞蹈已然成为最具特点的舞种;聚焦大赛,获奖大户大都是军队,军队获奖单位中必定有北影……
几十年了,这一令专家学者惊叹并研究许久的“北影现象”,一直没有落幕,反而更加红火,甚至吸引了国外的“眼球”。
人才辈出和佳作频传,是“北影现象”的“两极”,而托起这“两极”的,就是其行之有效、特色鲜明的教学模式——“科学训练+实践教学+开放办学”。
广州军区战士文工团副团长、舞蹈系2000级学员刘晶在校时,正赶上该系进行教改。那时,舞蹈系主抓尖子人才的培养,并在因材施教的指导思想之下,形成了“轴心训练法”、“极限训练法”、“层次训练法”等7种训练方法。“我们私底下叫它‘魔鬼训练’,可在它的折磨之下,我们在连续四届与‘桃李杯’舞蹈比赛金奖无缘之后终于扬眉吐气,在第六届比赛中一举夺得7项金奖。那一次,我们领教了‘魔鬼’的厉害。”刘晶回忆道。
大型话剧《我在天堂等你》,是北影“实践教学”的一个成功范例。这部由戏剧系创作演出的精品剧目,排演4年,前后就有8届学员参与其中,深受其益。1999级学员殷桃就是因为主演这部话剧在第八届中国戏剧节上荣获优秀表演奖,一举成名,从此星途坦荡。在自己的博客里,如今被称为“电视剧女王”的她这样谈《天堂》、谈北影:“依托一部大戏,让我们这些学员走出校园,直接面对观众,在社会大舞台上经受摔打和考验。我的母校这样做特别高明。《天堂》为我以后的发展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它让高希希导演发现了我,我也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开放教学,是北影从成立那天起就一以贯之的办学思想。文学系主任许福芦清晰地记得那“八面来风”式的教学状态:“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民俗文学课,请北大、人大、民族学院的教授;军事文学课,请部队的著名作家、诗人;影视文学课,到电影院观摩国内国际名片,请当红影视编剧传授经验。那时,我们每天的第一件事就是忙着安排车,一大早出发请讲课老师。”“‘八面来风’就像是用‘集束手榴弹’对学员‘轰炸’,用‘清新的空气’给学员‘加氧’。这一‘炸’一‘加’,就产生了很多碰撞,撞出很多火花。”
创新让师生大呼“过瘾”
自今年3月17日开始,每周三的晚上7点,“图书馆系列学术活动”就会在北影准时点亮艺术之灯。“院长学堂”、“名师开讲”、“佳作导读”和“学子同习”4个板块轮流坐庄,国际国内名家学者和优秀学子将最管用、最前沿、最新鲜的应用理论研究成果、创作演出理念作“料”,烹制了一场场“学术盛宴”,让师生们大呼“过瘾”。
其实,像这样的创新之举,北影从白手起家的那天起就一直没有间断过。从军队特色艺术学科的建立,到科学教学模式的确立,北影在不断“吃螃蟹”的过程中收获了累累硕果,在“知天命”的年龄仍旧生机勃勃,充满灵性。
从广州军区战士文工团调任戏剧系主任的张腾,如今正在2009级学员的身上“做实验”。他打破从前“表演”、“台词”、“声乐”、“形体”等课程只顾“自家田”的壁垒,将教授这些课程的老师都纳入到一个教学小组中,定期就教学情况进行交流探讨,已达到教学资源的整合互补、教育效果的叠加放大之目的。“这并不是我的发明创造,国外的戏剧学院早就在用这种模式教学了,我只是拿来洋为中用。我相信,这种方法能够给军旅戏剧表演人才的培养开创新的局面。”
“军委、总政领导为我们北影提出了3个层次的发展目标——‘全军一流’、‘国内有重大影响’、‘国际上有较高知名度’。要一一将其实现,不创新不行,不探索不行,不自我挑战不行!”副院长张方对记者说。
说到做到。为了了解人才需求,提高办学质量,今年8月,北影首次在用人单位中展开对毕业学员工作情况的跟踪调查。海政文工团、战士文工团和塞外某部业余演出队等单位通过座谈、问卷调查、填写情况反馈书等形式,向北影介绍了近年来毕业学员的发展现状、工作表现,还对学院的教学改革提了意见和建议。调查组成员纷纷说:“以前我们培养人才虽说是‘有的放矢’,但目标不具体,如今有了这些反馈,我们教得更有针对性,学员学得更有劲头了!”
首届俱乐部士官班、首届任职教育电脑音乐制作培训班、首届雕塑创作培训班……近几年,北影不断拓宽在职教育的办学模式,开创着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兵营里确立人生坐标
演唱、作词、作曲、主持、编导,音乐系1994级学员、新疆军区文工团副团长夏米力,被许多业内专家誉为“五项全能”。今年5月,“天山歌声——夏米力创作歌曲演唱会”在乌鲁木齐举行。4场公益性演出、32首原创歌曲,让这个乌孜别克族军旅歌唱家收获了雷鸣般的掌声。演唱会上,夏米力动情地说:“毕业后,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到边疆,扎根基层。事实证明,这里没有埋没我,反而为我插上了放飞理想的翅膀!”
“我们在对学员的培养教育中,始终强调要‘一手伸向西洋,一手伸向民族民间,一屁股坐到为兵服务的怀抱里’。到基层建功立业,展示自己的才华,是这一思想的最直接体现。”音乐系主任李双江说。
为了让学员真正体会为兵服务的光荣与神圣,在心理上最大限度地缩短学校和基层部队的地域距离,李双江经常不辞劳苦,亲自带着自己的学生下部队。2002年10月,李双江就曾带领音乐系演出分队在帕米尔高原一路送歌送舞,还用该系在全国电视歌手大奖赛荣获团体第一名的5万元奖金,为红其拉甫边防连建起了新疆万里边防第一个电子图书馆。
从2000年开始,每年的毕业教育,学院都把在基层军营建功立业的毕业学员请回家来。他们的现身说法,让学弟学妹们看到了一片放飞理想的高远天空。于是,文学系2000级学员何晨光来到了成都军区兵种训练基地教学勤务连,音乐系2003级学员张翔来到了济南军区某装甲师修理营,美术系2005级学员李振来到了西沙水警区永兴高炮连,音乐系2006级学员王少辉来到了新疆军区某部连队……他们说,“虽然没能登顶国际国内的艺术大舞台,但把自己的人生坐标放在基层、摆在哨所,让我们拥有了官兵最深情的拥抱。”
第二炮兵某战士业余演出队,在部队奔赴玉树抗震救灾归来后一周之内,就根据官兵的真实经历,排演出了一台高质量、生动感人的晚会。而这一切的幕后导演就是文化管理系毕业学员高海华,如今的第二炮兵某基地政治部主任。回想在北影的日子,高海华特别感慨:“我的岗位换了很多,但做好文化工作始终是我带兵的重要法宝,而这个法宝是北影赐给我的。”
“我们系培养的学员是百分百地来自基层,回归基层。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基层军营,在推动部队文化活动蓬勃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句话叫 ‘聚是一团火,散若满天星’,这是对他们最好的褒奖。”文化管理系主任寒石骄傲地如是说。
军礼献给躬耕的园丁
2009年2月17日,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中,北影迎来3000多人的报考大军。问及为什么投考北影,河北籍考生武泽强说:“这里名家名师荟萃,何愁不能成才?”
北影的确是个学养深厚、造诣杰出的名家聚集地。在现职专家教授中,就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1名、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1名、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1名、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3名,中国文联各协会理事达100余名。
然而,北影教员最让人感佩的地方就是他们身上始终不灭的“红烛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新疆军区政治部文工团著名演员、“舞蹈王子”玉米提至今珍藏着一只精致的行李箱。他告诉记者:“1999年我考入北影时,还是个连汉语都说不清的维族小男孩。舞蹈系的老师们给了我最无私的关爱,尤其是‘刘妈’。家境平常的我无暇顾及自己的吃穿,‘刘妈’就经常带我买衣服、吃羊肉。去外地参加比赛,我大包小包杂乱上阵,细心的她又为我买来行李箱。就是这只行李箱,陪伴我征战国际国内大赛,我也惟有不断地捧回金奖回报她。”
对于玉米提的感激,这位被称为“刘妈”的舞蹈系主任刘敏微微一笑,极富诗意地回应:“我愿意在这迎来送往的情结中慢慢地度过一生,而毫无怨言。当大幕再次升起,音乐环绕,我会看到无数个‘小舞星’,在那空灵的世界里自由自在地舞着,仿佛跳舞就是一切……”
用满腔的爱托起新星,音乐系教授孟玲芬芳功高。在2008年山东卫视的《天下父母》节目中,刘和刚在现场给恩师孟玲下跪,深情无比。“老师什么都管我!”“不管老师说什么,做什么,都是为我好。”一句句肺腑之言,足见师生之间那深深的感情。在四川的一次歌唱比赛上相中泽旺多吉这棵好苗子后,为了让他顺利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学习,孟玲教多吉音乐知识、唱法,联系老师为多吉补文化课。2008年,孟玲的母亲因病住院,可那时正值多吉参加青歌赛的关键时期,打谱、作曲、填词、练唱等等,都离不开孟老师。为了学生,孟玲没能伺候在老人的病床前。“能将千里马似的歌唱家一位位相出来,我非常享受这种当伯乐的过程。”孟玲说。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遥望半个世纪的北影,记者隐约看到了1169位老师那默默劳作的身影。历史能计量出奖牌奖杯,却数不清没有勋章的功臣流下的汗滴。
9月29日晚,北影的50周年庆典晚会将中国剧院的霓虹点亮。晚会上,无数北影人品咂着、畅谈着属于这片“神奇森林”的光荣和梦想,又一批羽毛丰满了的“神鸟”就要展翅飞翔……
老校友寄语
根朝下扎,树往上长。枝荣叶茂,桃李芬芳。
——著名作家、文学系1989级学员 徐贵祥
50年的风雨,50年的耕耘,北影这棵艺术之树上已硕果累累,为军旅艺术事业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原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1961级戏剧系学员 郑振环
军队艺术特色、阳刚豪迈之气、崇尚英雄情结!
——著名导演、戏剧系1963级学员 翟俊杰
五十年回首军心未老,一辈子高歌艺术常青。
——著名歌唱家、音乐系1987级学员 程桂兰
传统文化的虔敬者,当代文化的创造者,军旅文化的守望者,部队艺术家的摇篮。
——著名歌唱家、音乐系1991级学员 戴玉强
衷心祝愿母校:发扬传统,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再铸辉煌!
——著名舞蹈家、舞蹈系1960级学员 陆稚莲
在您的怀抱中总想着飞翔,真的飞翔后,又盼着回到您的身旁。亲爱的母校,祝您生日快乐,青春永驻!
——原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团长、舞蹈系1963级学员 应志琪
母校一日,荣誉终生。
——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文化管理系1987级学员 牛群
学历虽短,终身受益。母校教诲,永远铭记。
——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文化管理系1987级学员 张保和
母校给我们带来喜悦,带来希望,带来欢畅。在众多艺术园地中,她永远散发着迷人的芳香。
——总政歌舞团一级美术设计、美术系1987级学员 毕启亮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学艺网温馨提示: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艺

网上投稿|发表文章|演员论坛|明星博客|艺无止境|学艺网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招聘英才 明星博客 演员论坛 网站地图 藏宝图

明星代言 高端培训 在线教育 法律顾问:北京时代先锋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06064098号 京ICP证09056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4107号

GMT+8, 2025-10-15 05:45 , Processed in 0.035519 second(s), 15 queries .

本网站由北京学艺文化中心承办。为做大做强网站,本站接受风险投资商咨询,请联系010-81968196

广告合作电话:010-81828388 13683139966 (陈老师) 商务洽谈电话:010-81968196

监督投诉电话:010-81968196 13161897008 (张老师) 信息处理电话:13683139966

联系QQ:81182745 353157718(李老师)MSN: star#iflove.com(把#换成@,张老师)

学艺网旗下网站,明星品质,响亮品牌,愿与您携手腾飞,一起共创大业!